
全文约3400字,仔细阅读需约6分钟。
前言
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第一次接触模拟飞行时用的是什么配置的电脑?笔者还依稀记得09年夏天的某个下午,自己穿着拖鞋叼着冰棍,焦急地等待着那台17寸的AOC显示器上,FS9的安装进度条一点点的挪动,耳旁轰鸣的不止有蝉声和装修声,还有那台古老的奔腾双核主机的散热风扇倔强的呐喊。如今即使这套古董级别的电脑早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却没有人能料到和他同时代的FSX及其后生P3D依然在顽强地挑战着现如今的配置高度。
象征着硬件发展的摩尔定律早已失效,但现今科技的进步仍然让人高攀不起。如今的我会在某一天跑起全极高画质的远哭5时,看着那不到3G的显存占用不知来由地吓了一跳,而后陷入久久的沉思,沉思中我想起了第一次在P3Dv5的香港吃满了整整8个G的显存的那个晚上;想起了蝉声与风扇轰鸣着的,8G内存尚难以想象的那个夏天。显存不足恐惧症或许将一直沉淀在我余下的生命里,而我所能做的却只有轻声呼唤一句,傻逼P3D.
就这么接受命运的摆布吗?远在大洋彼岸的黄老板轻轻摆了摆手,然后从容地从厨房壁柜里掏出一块RTX3090,笑靥如花。此刻的我们,就像是即将受洗的信徒,虔诚地望着那背板上发出的唯一的光。既然飞天意面神教尚不为奇,飞天显卡神教又何尝不可呢?但阻止我们皈依的,除了价格,还有库存。一向阔绰的英伟达此时却像一家老字号手工作坊,产量捉急还要每天限量,满屏幕的Out of Stock就差直接把“给20系清库存”贴你脸上了。奈何隔壁农机厂同样拉跨,没有了光追和DLSS,就算纸面数据再好看,这声YES也确实是喊不起来。
现在的我一个人坐在窗边码字,身边的这块3090也许半年后就将不再是卡皇,进步本身和时代的潮流裹挟着我们每一个平凡人向前奔涌,硬件还要发展多少年才能让我们毫无顾虑地拉满P3D的每一项设置,我不知道。但从第一次的720P,到第一次的4K,每一次以全新的视角去迎接这位熟悉的老朋友,即使多年以后这些第一次早已成为了你稀松平常日常中的一部分,当你滑行到位,驻留停机刹车之后,即使没有蝉鸣,没有轰鸣的风扇和燥热的午后,也依然能感受到那个已经无可挽回的夏日故事中的心潮澎湃。
Flyerbay评测室,倾情奉献。
先来个前情提要:距离上一次自己完整地组机子已经过去了快4年,很多事情改变了,很多事情没有变。不过就算是那台旧机子,在四年的修修补补中,也难免囿于忒修斯之船的悖论。最近正好趁着黑五和搬家,下定决心完完全全推翻重来,于是便有了下述充满了妥协的配置。

至于为啥说妥协,由于种种原因我当不了等等党,于是3900XT是向下妥协的产物——实在买不到5900X. 3090则是向上妥协的产物——实在买不到别的30系卡了。组完机子跑完了各种测试之后,我发现我陷入了一种贤者状态:我能拿这台电脑来干啥?除了生产力和爱奇艺,还能拿来干哪些有意义的事?于是我重温了一遍四年前写的硬件评测。里面提到的观点虽然很多已经不适用了,但我觉得好歹也算是在模拟飞行史上留下了一笔。于是正好借着换电脑这个契机,来谈谈高性能PC和4K模拟飞行的那些事。
什么样的PC适合跑4K?
随着科技的进步,4K,光追,DLSS,越来越多曾经看来遥不可及的名词已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而消费级显卡的性能逐步拔高,现在的你,也许只需要一张RTX系列的甜品级显卡,就能在1080P甚至2K下畅玩任意一款3A大作。于是乎,追求更好的画面体验自然搬上了日程。如今的4K显示器已经不如彼时那般高不可攀,如果你正在考虑从头组一台新机子,打开一张显卡天梯图,看看你的显卡性能是否高于GTX1080Ti/RX5700XT,如果是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获得了4K游戏的入场券。至少现阶段大部分4K游戏对你而言都是可以尝试的。
4K模拟飞行?
虽然4K跑各类3A大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4K模拟飞行似乎一直是一篇被遗忘之地。理论上来说,4K能提供更广的视域,更沉浸的体验,对于模拟飞行这类游戏自然是再适合不过了。但是笔者这几天体验了4K分辨率下的模拟飞行,结果只能说一言难尽。
考虑到大部分玩家目前还处于P3D平台,因此我们的4K之旅的首站自然是P3D, 这里我选择的平台是P3Dv5.1 HF1, 也就是目前最新版的P3D版本。
曾经的我在测评中还会详细说说画面设定,不过今天已经不需要了,我们今天采用的画面设定即把所有画面设置拉到最高,抗锯齿2xSSAA,分辨率3840x2160. 有人可能认为4K分辨率下不需要抗锯齿,理论上是这样的,但实际测试过程中发现完全不开抗锯齿仍然会有较为明显的边缘锯齿,而过高的抗锯齿设定不仅几乎没有提升效果,反而会过分压榨硬件性能,所以折衷后选择2倍SSAA抗锯齿。
测试结果如下:


需要解释一下的是,我并没有打开垂直同步以及帧数限制,上述的结果均为多次测试后取平均值。
看到这个结果说实话我已经不惊讶了,即使是现阶段全宇宙最强的显卡之一以及T1梯队的CPU也只能还算勉强地流畅跑4K的P3D,并且无论场景复杂度如何,只要视野转向了大量的建筑模型,必然会有1秒左右的帧数暴降。
与此同时我也在监控着硬件的运行状态,发现无论是在什么场景下,CPU和GPU的占用率永远只能在10%-20%之间徘徊,观察了一下CPU各线程的运行状态,发现除了core 0/1/4/5四个线程在间歇性地工作以外,其它各线程的状态简直比上班摸鱼的我还闲。

这也遥相呼应了四年前我得出的结论,P3D将长期处于多核利用屌差的阶段,这一点在这种高性能PC上更加明显,平台架构的瓶颈导致其根本利用不起那么多资源,大量的算力被浪费,因此实际上在这套平台的理论性能跑5个P3D都绰绰有余的情况下,你依然没法做到流畅运行。也许未来十年的所有硬件都无法流畅运行4KP3D,直到它在硬件层面上失去兼容性,自此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What about MFS?
既然老旧的P3D平台已经无力支持4K分辨率,那么微软模拟飞行系列的正统续作,2020年发布的MFS表现又如何呢?
同样是4K分辨率,画面设置全Ultra,关闭垂直同步和帧数限制,选择实时地景,我们使用默认的大篷车在纽约拉瓜迪亚机场22跑道起飞后右转直飞曼哈顿城市群,以3000尺130节的速度绕飞曼哈顿岛一周,全程驾驶舱视角记录此过程中的平均帧数。


虽然这一过程中的平均帧率只有31帧,但由于整个过程的帧率波动并不明显,加之动态模糊,所以感官上可以说是丝般顺滑,MFS也会在某一瞬间出现画面冻结,但总体体验是要比P3D舒服不少的。
但是,即便MFS是一款2020年推出的游戏,它目前仍然只支持DX11而非DX12,这意味着DLSS,光追等先进技术无法被运用到MFS上,尤其是DLSS2.0技术,将能够做到保持细腻4K画质的同时大幅提升帧数。
DLSS2.0的原理是显卡CUDA核心渲染4张1080P分辨率的图片,通过Tensor Core AI计算后合成为4K分辨率画面,此时显卡只需要渲染1080P就可以输出4K画面,在画面更细腻的情况下,帧数也可以大幅提高。
虽然目前的MFS并不支持DX12,但微软的开发人员称在未来版本的更新中会加入对DX12的支持,虽然他们没有说是否考虑加入光追和DLSS等新特性,但我相信微软作为一家有追求的公司,一定能在未来几年内让MFS真正拥有一款2020年的游戏该有的品质。未来可期,未来可期。
4K敲门砖?
看到这里,或许你已经想要着手为自己打造一款4K游戏主机了(或许也没有)。网络上已经有数不胜数教你如何挑选一款能跑4K游戏的电脑的指南了。但作为一个模拟飞行玩家,你显然还需要考虑更多。
显卡
曾经的我在CPU评测贴里说过P3D其实不吃显卡性能,而如今形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甚至消费级CPU的市场格局已经和四年前完全两样了。从上面我的测试结果看得出来,在4K分辨率下P3Dv5所占用的显存可以轻轻松松达到8G以上,甚至10G,因而想要在4K下跑P3D的你,一定要挑选一块显存在10G以上的显卡,至于剩下的显卡其他性能,其实差别不大,毕竟能有10G显存的显卡性能不会差到哪里去。
考虑到未来MFS可能加入光追和DLSS的支持,而AMD显卡是不支持DLSS的,光追性能也比不上nvidia,在未来不明朗的情况下我建议各位谨慎挑选AMD显卡。
如果非要推荐的话,我推荐RTX3080及未来的RTX3080Ti,不推荐RTX3090,因为性能过剩,且太贵。
CPU
从上面的评测中看得出来,现如今消费级的CPU性能已经远远超出P3D的瓶颈了,一块i5-10600KF已经能够毫无压力跑P3D了,但考虑到你要跑4K,上述的显卡标准已经定死了,为了CPU不拖累你的平台性能,建议选用i7-10700K/R7-3700X及以上CPU.
内存
32G+ 3200mhz以上. 无他,MFS太吃内存了。
显示器
支持4K就行。你有其他需求可以追加。
当然,如果你觉得你可以接受稍微降低一点画面设定来换取帧数,那么上面的配置就因人而异了,以后我可能考虑出一期P3D完全优化指南,来谈谈哪些设置对画面影响不大却最占资源,可以通过优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以上便是本期4K完全指南的全部内容了,相信看完这篇文章的你已经跃跃欲试想要组装一台自己的4K主机了。而当你有了这样一台高性能PC之后,畅玩4K赛博朋克2077就不是梦了。什么?模拟飞行?拜托,在夜之城杀人放火不比开飞机香?
-End-